我国一名中学生随父母旅游时,在埃及一著名景点文物上刻写“××到此一游”,此事经媒体曝光后,在国内引起极大反响。很显然,不文明的旅游行为已经给我国的国际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。作为一名中学生,你心中的“文明旅游”是什么?你该为“文明旅游”的宣传做些什么呢?日前,郑州市实验高中以“倡导文明旅游,做最美实高人”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。
主题班会深入人心,让文明与旅游同行
走进该校主题班会,学生们用自己的理解和方式阐述了对“文明”一词的理解。创新一班的学生在观看文明礼仪讲座视频;创新三班的学生在用头脑风暴的方式,聊聊自己旅游时的文明与不文明现象;科学二班的学生们则根据身边的故事,自编自演了一个小品“旅游那些事!”,孩子们诙谐幽默的表演引起了在场所有观众的捧腹大笑,笑过之后又对小品中出现的故事情节进行分析总结。
班会结束后,孩子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想。学生郭震辉说:“文明旅游,重在细节,要时刻注意我们的一言一行”。徐婉晴则说:“在校外,时常遇到排队加塞,走捷径的人,不仅给别人带来了不便还扰乱秩序。其实遵守规则,文明礼让,才是最大的便捷”。
主题板报展示“文明公约”,让学子牢记在心
为了使文明旅游深入人心,起到更好的宣传教育作用,学校德育处组织各个班级绘制了个性十足的班级板报。据笔者观察,板报不仅形式独特新颖,在内容上更丰富了学生对文明旅游的认识,“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”,“中国公民出国(境)旅游文明行为指南”等,这些文明公约让学生随处可见,牢记心中,在潜移默化里约束自己的不文明行为。
在采访中,该校德育副主任刘继平表示:“除了板报以外,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,实高的老师们也会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宣讲出门旅游应该注意的事项,特别是五一、国庆长假前后,班主任和老师们都会举行一些主题班会活动进行宣传教育,从而提高学生的文明旅游素质,也能够展示实高学子的良好风范。 ”
国旗下演讲发倡议,让我们做的更好
在本周一的升旗仪式上,科学二班的学生王钰童以“文明旅游”为主题进行了国旗下演讲。他借用于丹老师的话:“一个人不论有多优秀,真正的成功在于内心的一种向心力,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。”王钰童在演讲中向实高全体师生发起倡议:“旅游是一项发现美、欣赏美、享受美的活动,更是一项创造美的活动。同学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,提高自身素养,携手提升旅游文明素质,从我做起,从现在做起,从点滴做起,塑造文明旅游新形象,共创文明旅游的良好氛围!”随后,该校全体学生举行了集体签名仪式,在文明出行的条幅上庄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。
“旅游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文明水平,更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主要体现和重要标志。”该校德育处主任陶庆新表示:学校围绕“文明旅游”这一主题,还将组织学生志愿者到社区、郑州周边景区发放文明旅游宣传资料,宣讲文明旅游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。据笔者了解,郑州市实验高中长期以来一直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礼仪、君子淑女、食不言寝不语、文明出行等教育活动。此次活动,学校还通过广播站、宣传海报和宣传栏等形式进行了立体式广泛宣传,效果显著。
“文明旅游”活动背景:
近几年关于旅游的负面新闻报道也层出不穷,这些不文明现象对景区、文物以及当地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,特别是出国旅游,不仅有损个人形象而且还损坏国家形象。就此,中央文明办、国家旅游局公布了经归纳整理的、民众反映比较普遍的不文明行为表现,这些不文明行为包括:随处抛丢垃圾、废弃物,随地吐痰、擤鼻涕、吐口香糖,上厕所不冲水,不讲卫生留脏迹;无视禁烟标志想吸就吸,污染公共空间,危害他人健康;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,购物、参观时插队加塞,排队等候时跨越黄线等。